数组理论基础
参与本项目,贡献其他语言版本的代码,拥抱开源,让更多学习算法的小伙伴们收益!
# 数组理论基础 数组是非常基础的数据结构,在面试中,考察数组的题目一般在思维上都不难,主要是考察对代码的掌控能力 也就是说,想法很简单,但实现起来 可能就不是那么回事了。 首先要知道数组在内存中的存储方式,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数组相关的面试题 **数组是存放在连续内存空间上的相同类型数据的集合。** 数组可以方便的通过下标索引的方式获取到下标下对应的数据。 举一个字符数组的例子,如图所示:  需要两点注意的是 * **数组下标都是从0开始的。** * **数组内存空间的地址是连续的** 正是**因为数组的在内存空间的地址是连续的,所以我们在删除或者增添元素的时候,就难免要移动其他元素的地址。** 例如删除下标为3的元素,需要对下标为3的元素后面的所有元素都要做移动操作,如图所示:  而且大家如果使用C++的话,要注意vector 和 array的区别,vector的底层实现是array,严格来讲vector是容器,不是数组。 **数组的元素是不能删的,只能覆盖。** 那么二维数组直接上图,大家应该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 **那么二维数组在内存的空间地址是连续的么?** 不同编程语言的内存管理是不一样的,以C++为例,在C++中二维数组是连续分布的。 我们来做一个实验,C++测试代码如下:void test_arr() {
int array[2][3] = {
{0, 1, 2},
{3, 4, 5}
};
cout << &array[0][0] << " " << &array[0][1] << " " << &array[0][2] << endl;
cout << &array[1][0] << " " << &array[1][1] << " " << &array[1][2] << endl;
}
int main() {
test_arr();
}